本文源自:光明網
1月4日—7日,2024年度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總結考評會在福州舉行,來自全國11個省(區)的甘蔗和甜菜崗站專家及團隊骨干160余人參加了會議。
??科技創新助力糖農守好端牢“糖罐子”
2024年,糖料體系在甘蔗宜機化新品種選育、甜菜國產種子產業化、甘蔗機械化特別是收獲機械化、糖產品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等產業關鍵技術上著力攻關,為提高我國糖業競爭力,保障國家食糖安全、促進糖農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統計,近3年我國食糖產量從897萬噸上升至996.32萬噸,2024年全國糖料種植面積達2010.4萬畝,比2023年增100萬畝,預計食糖產量達1050萬噸,實現糖料種植面積、糖料產量和食糖產量的增加,使國家食糖自給率從57%上升至65%。
??新一代甘蔗品種在全國大面積應用
2024年,糖料體系自育的桂糖42號、桂柳05136、云蔗081609、桂糖44號、云蔗0551等第五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甘蔗新品種種植面積達1458.69萬畝,占比達94.5%,再創種植面積新高。特別是云蔗081609、桂糖44號異軍突起,2024年云蔗081609種植面積達182.97萬畝、桂糖44號達143.7萬畝。
??甜菜單胚種子丸粒化加工技術取得新的突破
2024年,糖料體系進一步完善甜菜單胚種子丸粒化加工技術體系,擴大中試車間設施設備,生產的丸粒種子質量達到國家標準(發芽率≥95%、粒徑3.50~4.75 mm)。丸粒種子在內蒙古和新疆甜菜主產區試驗示范8100畝,增產效果顯著,在內蒙古示范區甜菜平均畝產糖量達914.35kg,較國外種子平均增產20.45%;在新疆示范區甜菜平均畝產量6.45噸,含糖率15.3%。
??甘蔗分步式協同機收技術得到快速發展
糖料體系建立了適宜我國國情的甘蔗機械化應用體系,研究形成的《丘陵坡地甘蔗機械化收獲技術規程》《甘蔗分步式協同機收技術規程》在全國擴大推廣應用,促進了我國甘蔗分步式機收技術快速發展。2024年甘蔗產區建成495條分步式機收線(廣西150條、云南343條、廣東2條)已投入應用,預計2024/2025榨季可收獲分步式甘蔗原料495萬噸以上,預計將促進我國的甘蔗機收率從3.3%提高至8%以上。
??糖料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實現產業化運用
糖料體系研究的多酶法生產高純度低聚果糖技術為中試企業設計了生產工藝流程和配型中試設備,并開展聯合生產;基于膜分離技術研究開發的甘蔗植物細胞水在廣西鳳糖生化有限公司和廣西貴港甘化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產業化運用生產并上市;研究開發的紅甜菜西柚果蔬汁飲料、高效利用糖蜜生產天然類胡蘿卜素等產品進行了產業化運用,促進了糖料成果轉化落地,實現技術產品化,延長了產業鏈,提升了價值鏈。
下一步,糖料體系將繼續按照“積極培育和推廣良種、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的要求,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不斷提質、降本、增效,推動糖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我國糖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大科技支撐。(楊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