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 記者 卜曉明? 美國彭博新聞社8月7日報道,糧食市場擔憂印度可能限制糖出口。此前,印度政府宣布限制部分大米出口。
報道說,隨著全球糖供應吃緊,多國愈發依賴從印度進口糖。然而,印度農業區降雨不均,令市場擔憂糖產量將不足,可能連續第二年下降。印度每年制糖生產期從10月開始。
印度糖廠協會會長阿迪蒂亞·瓊瓊瓦拉說,印度糖主產區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納塔克邦6月降水不足,致收成承壓。這一協會預測,糖產量在2023年至2024年制糖周期將減少3.4%至3170萬噸。
瓊瓊瓦拉說,這一供應量可以滿足印度國內對糖的需求。
減產同時,印度將利用更多糖制造生物燃料。印度糖廠協會預測,印度將把450萬噸糖轉化成乙醇,同比增加9.8%。
斯通克斯公司糖和乙醇部門負責人布魯諾·利馬說,按上述乙醇生產水平,“印度可能不會出口糖”。
一旦上述預判成真,印度的糖出口能力將受限。熱帶研究服務公司糖和乙醇部門負責人恩里克·明峰(音譯)說,近期大米出口限制措施表明,印度政府擔憂本國糧食安全和通貨膨脹,“現在的擔憂是,(印度)政府可能如法炮制,對糖采取類似措施”。
印度政府7月20日宣布,為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將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即日起生效。印度是世界重要大米出口國,2022年印度大米出口總量約2200萬噸,占世界大米出口量40%以上,受本次出口禁令影響的大米出口量約1000萬噸。
印度限制糖出口曾有先例。在2022年至2023年制糖周期,印度把糖出口量封頂在610萬噸。這一數字在此前一制糖周期為1100萬噸。
國際市場糖期貨價格今年累計上漲大約20%,4月創2011年以來新高。市場擔憂,厄爾尼諾現象將加重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干旱,影響糖產量。據彭博社報道,泰國、南非和中美洲的糖產量同樣可能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