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 年廣西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試點方案
為進一步深化我區糖業體制機制改革,強化保險支持糖業發展能力,保障廣大糖料蔗種植者(包括農戶、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業企業,以下簡稱蔗農)收益,制定本方案。
一、保險范圍
2020—2022 年,每年試點面積為200 萬畝(詳見附件1),保險實施范圍為廣西已建成的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基地(以下簡稱“雙高”基地)。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任務面積根據2018/2019年榨季各制糖企業的入廠原料蔗情況分配,重點選擇在“雙高”基地建設面積較大的縣(市、區)實施。
二、保險模式
結合制糖企業和蔗農簽訂的糖料蔗訂單合同,采用“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模式,給予目標價格保障。保險公司根據賠付風險,做好期權(期貨)購買、再保險等風險分散工作。
三、保險期限
本方案實施期限為2020 年11 月1 日—2023 年10 月31 日,即2020/2021 年、2021/2022 年、2022/2023 年3 個榨季,每個榨季的保險期限為投保當年的11 月1 日至次年10 月31 日。
四、保險的主要內容
(一)保險標的。試點區域內“雙高”基地種植的糖料蔗,不包括糖業主管部門公布的糖料蔗淘汰品種。
(二)被保險人。試點區域內的制糖企業、“雙高”基地的蔗農。
(三)保險數量。每年200 萬畝,投保時需載明糖料蔗種植面積,每畝糖料蔗投保量按“雙高”基地糖料蔗目標產量6 噸/畝計算。
(四)保險價格。保險期間,糖料蔗價格以490 元/噸為基準,根據保險賠付表(詳見附件2)中白糖平均銷售價格對應的糖料蔗差價給予賠付。
(五)保險費用。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保費為25 元/噸,投保量按“雙高”基地糖料蔗目標產量6 噸/畝計算,保費為150 元/畝。
(六)保費構成。對貧困縣的保費,由中央財政補貼30%、自治區財政補貼35%、貧困縣財政補貼5%、制糖企業負擔20%、蔗農負擔10%;對非貧困縣的保費,由中央財政補貼30%、自治區財政補貼30%、非貧困縣財政補貼10%、制糖企業負擔20%、蔗農負擔10%;對自治區農墾局所轄范圍的保費補貼,參照非貧困縣的標準執行。投保蔗農為貧困戶的,免除其自繳保費部分,由自治區財政承擔。
(七)投保時間。保險公司應在蔗農種植糖料蔗前(最遲不晚于當年11 月1 日)完成承保工作。
(八)保險賠付。保險公司按照以下條款承擔賠償責任:
1.保險賠付價格的確定。以2018/2019 年榨季糖料蔗訂單合同價格490 元/噸,對應的白糖含稅成本價格5800 元/噸,作為基準價。如保險期間白糖平均銷售價格低于5800 元/噸,通過保險賠付糖廠,保障蔗農490 元/噸的訂單收入;如保險期間白糖平均銷售價格高于5800 元/噸,通過保險賠付蔗農,增加蔗農因糖價上漲獲得的增值收入。
2.白糖平均銷售價格的確定。白糖平均銷售價格指廣西泛糖
產品現貨交易平臺統計的現貨白糖平均銷售價格,每個榨季保險期(投保當年11 月1 日—次年10 月31 日)結束后,由自治區糖業發展辦在15 個工作日內確認并通報保險相關參與方。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白糖平均銷售價格=保險期內每個交易日現貨白糖售價總和÷保險期內交易日天數。
3.賠償處理。根據確認的白糖平均銷售價格,對照保險賠付表確定的賠付標準,由保險公司負責賠付:每畝賠付金額=每噸糖料蔗賠付金額×每畝投保量(6 噸);總賠付金額=每畝賠付金額×保險面積。
(九)工作費用。糖料蔗價格指數保險的協辦工作費用按最高不超過2%確定,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按財政部門制定的標準確定,保險保障基金按保險監管部門制定的標準確定。
(十)資金賠付。保險公司在接到白糖平均銷售價格通報后10 個工作日內完成賠付工作。